• 金银花褐斑病(c)丁万隆
    金银花褐斑病
    危害部位:
    分布与危害:

    叶片上病斑呈圆形,或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,黄褐色。潮湿时,叶背病斑上有灰色霉状物,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

    病原:
  • 病原为鼠李尾孢Cercospora rhamni Fack.,为半知菌亚门、丝孢纲、尾孢属真菌。子实体叶片背面生,子座只是少数褐色的细胞。分生孢子梗210数根束生,淡褐色,上下色泽均匀,宽度不一,不分枝,直或屈曲,01个膝状节,孢痕不显著,04个隔膜,顶端圆锥形,大小1352μm×34.5μm。分生孢子到棒形或圆柱形,06个隔膜,大小1690μm×35μm

    • 发生规律:
  •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叶片上越冬,成为初侵染源。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。在忍冬生长季节,病害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多次再侵染。植株生长衰弱,抗病性低,发病重;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发病重。
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1)农业防治  控制氮肥使用量,增施磷钾肥、有机肥,提高金银花抗病能力。注意田间排水,降低田间湿度。注意修剪,改善通风透光。

    2)化学防治  50%多菌灵500倍液或者70%甲基硫菌灵700倍液喷雾防治,每隔10天喷雾1次,在金银花采摘前15天停止用药。
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>的病害
    被害状相似<坏死 >的病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