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病原:
病原为曼陀罗链格孢Alternaria crassa (Sacc.) Rands.,为半知菌亚门、丝孢纲、暗梗孢科、链格孢属真菌。菌丝褐色至淡褐色,具分隔。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~5根束生,直或具有1~2个膝状结。分生孢子单生,倒棒形,淡褐色至褐色,喙稍长至极长。孢身至喙逐渐变细,具4~11个横隔,2~3个纵隔膜,隔膜处缢缩,大小42~93μm×10~17μm。
- 发生规律:
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。翌年6月温湿度合适时,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、雨传播到寄主叶片,引起初侵染。病斑上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经传播后引起多次再侵染。在东北6月开始发生,7~8月为盛发期,9月停止。植株生长衰弱,连续阴雨有利于发病和流行。
- 防治方法:
(1)秋季及早清除田间内枯枝落叶集中烧毁,并进行冬翻地,减少翌年初次侵染菌源。
(2)与禾本科及豆科作物轮作,轮作年限一般为3~5年。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追施肥料。合理排灌,提高植株抗病性。
(3)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。可选用50%退菌特800倍液,或50%代森锰锌600倍液,或75%百菌清500倍液。7~10天喷1次,连喷2~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