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病原:
病原为酸浆尾孢Cercospora physalidis Ell.,属半知菌亚门、丝孢纲、尾孢属真菌。子实体叶两面生,褐色;分生孢子梗4~12根束生,孢痕大而显著,3~7个隔膜,大小32~134μm×4~6μm;分生孢子鞭形,无色透明,顶端略尖,隔膜多,大小51~126μm×3~6μm。
- 发生规律:
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叶上过冬。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并借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。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。新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又不断引起再侵染。气温较高、湿度适中时易发病。华北地区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发病盛期。
- 防治方法:
(1)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枝落叶集中烧掉。
(2)7月底以前喷1次1:1:150波尔多液,10~15天后再喷1次50%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%多菌灵500倍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