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枸杞白粉病(c)刘赛
  • 叶片(c)刘赛
  • 植株危害状(c)刘赛
    枸杞白粉病
    分布与危害:

       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和嫩枝,也可为害花和幼果。发病叶片两面生白色粉状霉层,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受害嫩叶常皱缩卷曲,后期病叶枯黄坏死,并长出小黑点,为病原菌的闭囊壳,叶片提早脱落

    病原:
  • 病原为穆氏节丝壳Arthrocladiella mougeotii (Lév.) Vassilk.,为子囊菌亚门、白粉菌目、节丝壳属真菌。菌丝体叶两面生。分生孢子圆柱形至长椭圆形,2036μm×1018μm。闭囊壳球形至扁球形,直径125187μm。附属丝多,顶部二叉或三叉分枝。子囊多个,长椭圆形,有柄,大小52.572.5μm×17.525μm。子囊孢子2个,椭圆形,大小1520μm×1017.5μm

    • 发生规律:

  •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组织及病枝梢的冬芽中越冬,翌年开花及幼果期,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发病;生长季病叶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不断引起再侵染。干燥比多雨时发病严重,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病害流行。7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病严重。



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   (1)冬季清扫地表病叶枯枝烧掉,以减少第二年春初侵染源。

    23月上旬枝条萌发前喷111100波尔多液;7月上旬选25%粉锈宁800倍液或62.25%仙生600倍液等喷雾,视病情共喷23次,间隔1015天。
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全株 >的病害
    被害状相似<变色 畸形 萎焉 >的病害
    • 紫草白霉病
    • 危害植物:紫草(新疆紫草、紫草、内蒙紫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