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形态特征:
成虫:体长5.2-7.4 mm,宽5-5.6 mm,体背面黄褐或红褐色,被有金黄色细密短毛,黑斑上的毛为黑色;头部无斑,复眼黑色;前胸背板上有7个黑色斑点,在浅色个体中,后缘中央最小的黑色斑点可消失或全部消失;在深色个体中,各斑点扩大并连合以至前胸背板呈黑色,仅留前缘及外缘为浅色;各鞘翅具14个黑色圆形斑点。
卵:长约1.2 mm,弹头形,淡黄至褐色,卵粒排列较紧密。幼虫共4龄,末龄幼虫体长约7 mm,初龄淡黄色,后变白色,体表多枝刺,其基部有黑褐色环纹。
蛹:长5.5 mm,椭圆形,背面有黑色斑纹,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。- 发生规律:
- 防治方法:
(1)及时清扫田园处理残株,降低越冬虫源基数。
(2)产卵盛期摘除叶背卵块;拍打植株,用盆承接坠落虫体集中加以杀灭。
(3)药剂防治:50%辛硫磷乳油,1500―2000倍液;2.5%溴氰菊酯乳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