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黄精叶斑病(c)李勇
  • 黄精叶斑病2(c)李勇
    黄精叶斑病
    危害部位:
    分布与危害:  受害叶片先从叶尖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、外缘呈棕褐色、中间淡白色的病斑,从病斑向下蔓延,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、水渍状、黄褐色的病斑,后期病斑中心呈灰白色,边缘棕褐色。湿度大时,菌斑两侧生有灰色分生孢子器。严重时,从下部老叶向上部扩展,整株叶片枯死。
    病原:
  •   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sp.,属半知菌亚门,腔孢纲,球壳孢目。菌落分生孢子器散生,多腔室或单腔室,深褐色。分生孢子梗极短,分生孢子单细胞,很小,卵形至椭圆形,无色、光滑、具油球,大小为3.5~6.3μm×2.2~2.5μm。

    • 发生规律:
  •   4~5月开始发病,7-8月份进入发病盛期。雨季发病较严重。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  ①收获后清洁田园,将枯枝病残体集中烧毁,消灭越冬病原。

      ②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:1:100倍波尔多液,或50%退菌特1000倍液,每7~10天1次,连喷3~4次。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>的病害
    被害状相似<坏死 >的病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