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成虫(c)丁万隆
    暗黑鳃金龟
    拉丁名: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
    科属:鞘翅目,金龟甲科
    分布与危害:  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华中、西南等地区。对豆科药用植物为害较重,成虫喜食花生等豆科作物和林木、果树叶片,附近的药用植物寄主往往受该种类成虫和幼虫为害较重。
    形态特征:
  •   1.成虫  体长17~22毫米,宽9.0~11.5毫米,窄长卵形,被黑色或黑褐色绒毛,无光泽。前胸背板最宽处在侧缘中部以后,前缘具沿并布有成列的褐色边缘长毛,前角钝,弧形,后角直,后缘无沿。小盾片呈宽弧状三角形。鞘翅伸长,两侧缘几乎平行,靠后边稍膨大,每侧4条肋不显。前足胫节具3外齿,中齿显近顶齿。爪齿于爪下方中间分出与爪呈垂直状。腹部腹板具蓝青色丝绒色泽。

      2.卵  长2.5~2.7毫米,宽1.5~2.2毫米,椭圆形,乳白色;后期洁白有光泽,孵化前可透见虫体。

      3.幼虫  老熟幼虫体长35~45毫米,头宽5.6~6.1毫米,头部前顶毛每侧1根,位于冠缝两侧。肛门孔3裂缝状,肛腹片后部覆毛区中间,无刺毛列,只有钩毛群,其上端有2个单排或双排的钩毛,呈“V”字形排列,中间具裸区。

      4.蛹  体长20~25毫米,宽10~12毫米。腹部具2对发音器,位于腹部第4、5节和第5、6节背面中央节间处。尾节三角形,二尾角呈钝角岔开。雄外生殖器明显隆起;雌可见生殖孔及其两侧骨片。
    • 发生规律:
  •   暗黑鳃金龟在辽宁每年发生1代,以老熟幼虫在30厘米以下土层越冬。越冬幼虫5月中旬大量化蛹,蛹期20~25天,6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。成虫出现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,卵盛期在7月中旬,卵期8~10天,孵化盛期在7月中、下旬,幼虫孵化即可活动为害,幼虫为害主要在5月和8~10月两季。成虫昼伏夜出,喜食豆科;胡麻科药用植物叶片,并多在寄主叶片上交尾。成虫趋光性强,有隔日出扑灯习性。成虫产卵于土中,每雌产卵平均100粒左右。幼虫活动为害习性基本与东北大黑鳃相近。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  1.做好测报工作  调查虫口密度,掌握金龟子成虫发生盛期,及时防治成虫。

      2.农业防治  秋、春翻耕,并随犁拾虫,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,减少成虫产卵。合理灌溉,促使蛴螬向地层深处转移或直接淹杀幼虫。

      3.药剂防治  以50%辛硫磷EC每亩200~250克,对水10倍,喷洒在25~30公斤细土上均匀混拌成毒土,撒于的地面,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,也可结合灌水施入。还可以5%辛硫磷颗粒剂,每亩2.5~3公斤进行土壤处理,可兼治金针虫和蝼蛄。在蛴螬发生较重地块也可用50%辛硫磷EC 1000倍液。
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>的虫害
    • 桃蚜
    • 危害植物:板蓝根
    被害状相似<缺刻 >的虫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