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形态特征:
2.卵 长0.5~1.0毫米,圆形,乳白色。
3.幼虫 共11龄,老熟幼虫体长20~25毫米,宽约1.5毫米,细长圆筒形,淡黄色,有光泽。头扁平,口器深褐色。腹部第1~8节约等长。尾节圆锥形,尖端为红褐色小突起,背面近前缘两侧生有1个褐色圆斑,并有4条褐色纵纹。
4.蛹 体长8~9毫米,初蛹乳白色,后变黄色,羽化前复眼黑色,口器淡褐色,翅芽灰黑色,尾节末端有1对短锥状刺,向后呈钝角岔开。- 发生规律:
- 防治方法:
1.堆草诱杀成虫 在成虫发生季节从田间拔出一些杂草,堆成直径0.5m,高10厘米的小堆,每亩5~10堆,每天早上捕杀草堆中成虫。若杂草变黄,及时更换新鲜杂草,以保持诱集效果。
2.食物诱杀幼虫 春季金针虫为害初期,将少量玉米种子播于药材田10厘米深表土层中,用树枝等作物标记。在为害盛期集中施药防治,也可将幼虫适时挖出消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