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形态特征:
1.成虫 体长7.3~12.1毫米,宽3.2~5.2毫米。雄虫宽卵形;雌虫椭圆形,体黑色,密覆灰白色具黄色光泽的鳞片和褐色鳞片。鞘翅卵圆形,末端尖锐,中间有1条白色横带,横带前后,两侧散步褐色的斑,鞘翅各具10条刻点列。小盾片半圆形,中央具1条纵沟。前足胫节端部向内弯,有端齿,内缘有1列小齿。雄虫胸部窄长,鞘翅末端不缢缩,钝圆锥形,雌虫腹部膨大,胸部宽短,鞘翅末端缢缩,且较尖锐。
2.卵 长约1毫米,宽0.4毫米,长椭圆形。出产时乳白色,两端半透明,经2日~3日变暗,孵化前乳黄色。数十粒粘在一起,成块状。
3.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14毫米,乳白色,头部米黄色,上颚褐色,先端具2齿,后方具1钝齿。内唇前缘有4对齿状突起,中央有3对齿状小突起,后方的2个褐色纹均呈三角形、下颚须和下唇须均为2节。腹部的第9节末端稍扁、骨化、褐色。
4.蛹 体长9~10毫米,长椭圆形、乳黄色,复眼褐色。喙下垂达前胸,上颚较大。触角垂至前足腿节基部。头顶及腹,背疏生刺毛。尾端向腹面弯曲,其末端两侧各具1刺。- 发生规律:
- 防治方法:
1.栽培防治 早春在药材地边播种白芥子引诱成虫,以减少对药材地的为害,并可集中防治。
2.物理防治 毒饵诱杀 5月中旬每公顷用25公斤青草或菜叶切碎后加90%晶体敌百虫(以适量温水溶开)或40%乐果EC3公斤拌匀,选无风晴天清晨撒在药材田间地面上或堆成小堆诱杀。
3.药剂防治 成虫出土盛期,用5%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~2.5公斤结合浇水施入对幼虫也有效果。发生量大时,可在成虫出土期喷洒或浇灌48%毒死蜱EC1000倍,每亩用药量250毫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