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病原:
- 发生规律:
荆芥茎枯病菌在荆芥发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,翌年5月下旬,气候和湿度适宜时,病原菌孢子可以从根部导管、寄主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,导致寄主地上部茎秆部位或是叶片产生水浸状病斑,并迅速向上、下扩大环绕茎秆,出现一段褐色的枯茎。后逐渐形成发病中心,病株上成熟孢子囊产生的大量游动孢子迅速随雨水传播扩散,继而引起临近健康植株发病。一个生长季可形成多次侵染循环。
- 防治方法:
(1)选择土壤肥沃疏松、排水性好的高地或旱地种植;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~5年轮作。
(2)适时早播,以4月下旬为宜;麦茬地种植应施足基肥,早施苗肥,注意氮、磷、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长。
(3)发病初期喷洒50%代森锰锌600倍液、50%多菌灵500倍液或1:1:200波尔多液各1次,间隔7~10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