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板蓝根灰斑病1(c)丁万隆
  • 板蓝根灰斑病2(c)丁万隆
  • 板蓝根灰斑病3(c)丁万隆
    板蓝根灰斑病
    危害部位:
    分布与危害:病菌主要为害叶片。受害叶面产生细小圆形病斑,略凹陷。病斑边缘褐色,中心部灰白色。病斑变薄发脆,易龟裂或穿孔。病斑直径26mm,叶面生有褐色霉状物,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自老叶先发病,由下而上蔓延。后期,病斑可互相愈合,病叶枯黄而死。
    病原:
  •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Cercospora sp.。该菌孢子线状或蠕虫状,具有27个横隔膜,孢子梗垂直、暗色,孢子暗色或无色。
    • 发生规律:
  • 病原菌随病残组织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。种子亦可带菌。6月上旬开始发病,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。日平均温度在2325时,有利于发病,蔓延迅速。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1)轮作和清理田园,减少菌源;注意排水,降低土壤湿度。

    2)发病初期,喷洒11100波尔多液保护、50%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每57天喷1次,连续喷23次。
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>的病害
    被害状相似<坏死 >的病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