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北沙参花叶病(c)丁万隆
    北沙参花叶病
    危害部位:
    分布与危害:

    病毒为害叶片及全株。发病初期在叶面产生黄白色的近圆形褪绿斑,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。受害叶片叶色黄绿相间,斑区呈黄白色的花叶症状,叶面皱缩(图7-54)。发病后期全株表现花叶,植株矮小,生长受到抑制。

    病原:
  • 病原为珊瑚菜花叶病毒Shanhucai mosaic virus

    • 发生规律:
  • 病毒在病株残体及带病种根上越冬,翌年4月下旬出现症状,56月发病严重,夏季气温升高后隐症。蚜虫是主要传毒昆虫;土壤干旱、植株长势弱、光照较强时有利于病毒侵染和扩展蔓延,故症状表现时轻时重,并且出现隐症现象。
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1)选择生茬地种植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;加强田间管理,注意配方施肥。

    2)春季发病盛期在田间选无病毒植株插标签留种;及时除草,并在蚜虫发生盛期喷洒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次,间隔期为710天。

    3)发病初期喷洒1.5%植病灵8001000倍液或20%病毒A 500倍液23次,间隔期为710天。
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>的病害
    被害状相似<变色 畸形 >的病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