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苍术灰斑病1(c)丁万隆
  • 苍术灰斑病2(c)丁万隆
    苍术灰斑病
    危害部位:
    分布与危害:病菌主要为害叶片。叶上病斑近圆形,直径24mm,中央灰白色,边缘暗褐色,上生灰黑色霉。
    病原:
  • 病原为苍术尾孢Cercospora atractylidis Pai et P. K. Chi,属于半知菌亚门、丝孢目、尾孢属真菌。子座球形,褐色,直径30μm。分生孢子梗1030根,成束,稍密,常呈波状屈曲,不分枝,多隔膜,孢痕较小,大小45150μm×46μm。分生孢子棒形至鞭形,无色透明,微弯至弯曲,基部近截形,顶端略钝,隔膜多,大小48130μm×34μm

    • 发生规律:
  • 病菌在根茎残桩和地面病残叶上越冬,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,以后又引起再侵染。分生孢子靠风雨淋溅传播。通常发生较早。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1)彻底消除田间病株残体。

    2)发病初期喷洒11150波尔多液或50%多菌灵500倍液。
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>的病害
    被害状相似<坏死 >的病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