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肉苁蓉蛀蝇(c)陈君
  • 肉苁蓉蛀蝇(c)陈君
  • 肉苁蓉蛀蝇(c)陈君
    肉苁蓉蛀蝇
    拉丁名:Eumerus acuticornis
    科属:双翅目Diptera食蚜蝇科Syrphidae
    分布与危害:        肉苁蓉蛀蝇Eumerus acuticornis Sack属双翅目Diptera食蚜蝇科Syrphidae,分布于内蒙古、新疆、宁夏等肉苁蓉野生分布区,主要为害肉苁蓉、盐生肉苁蓉、沙苁蓉肉质茎。在新疆甘家湖梭梭自然保护区、内蒙古阿拉善盟、宁夏盐池、海原等野生肉苁蓉、盐生肉苁蓉和沙苁蓉上均有蛀蝇为害。肉苁蓉蛀蝇主要以幼虫蛀食肉苁蓉肉质茎,剖开可见大量幼虫蛀食其中,整个植株变褐色,充满虫粪和少量丝状维管束,严重时可将肉质茎蛀空。被此虫为害的肉苁蓉不能出土开花结实,药材及种子产量损失巨大。
    形态特征:
  •         成虫:体长7mm,翅展12mm。体黑褐色具铜色光泽,密布白色细绒毛,头部圆,触角黑色,第三节有一角突;复眼雄虫以一点相接,雌虫则分离;单眼排成三角形。胸部圆凸,密生直立的毛;足前面二对相向似,后足腿节极粗大、腹面密生大刺列。翅长5mm,透明,翅痣淡褐色,径脉与中脉间有一条黄色的伪脉、其中部上方有横脉与径脉相接。R4脉极波曲。腹部粗壮,黑褐色,第二至第四节各有一对新月形粉斑,斑的外侧呈枯红色。
            幼虫:体长10~20mm。体淡黄褐色,疏生细毛;胸部三节,前胸气门明显;腹部七节,第一至第七节各分为三环,刚毛位于中环上,腹突上多细毛,腹端具三对锥突,第二对最大,与第一对远离,第三对最小并靠近后气门。
            蛹:体长8mm。黄褐色,为桶形的围蛹,腹面略平,前端背面有一羽化盖,盖上有一对突起(蛹的前气门),体侧有一列小刺,背面有成对的小突起,腹端具一对长的锥突,后气门靠近且突出。

    • 发生规律:
  •         4月中下旬至5月初,当肉苁蓉刚出土时,蛀蝇成虫在其茎尖里产卵,幼虫孵化后为害嫩芽,由上向下逐渐蛀食蛀成隧道,一直钻到底部,将整株肉从蓉蛀成孔洞。5月下旬幼虫老熟,在被蛀食的肉从蓉中化蛹,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。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        1. 农业防治  肉苁蓉蛀蝇为害地下肉苁蓉肉质茎,场所隐蔽,一旦产卵则难于防治,应抓住成虫羽化盛期进行诱集和捕杀,可减少大量虫源。
            2. 化学防治  对肉苁蓉种子生产田,在刚出土的肉苁蓉茎尖部位喷施适宜药剂,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。
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>的虫害
    被害状相似<缺刻 腐烂 坏死 >的虫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