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防风白粉病(c)丁万隆
  • 防风斑枯病(c)丁万隆
    防风白粉病
    危害部位:
    分布与危害:

    白粉病是防风的一种常见病害,对产量有一定影响。病菌主要为害防风叶片,受害叶两面形成无定形白粉斑,后期在粉斑上产生小黑点

    病原:
  • 病原为独活白粉菌Erysiphe heraclei DC.属于子囊菌亚门、核菌纲、白粉菌目真菌。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,消失至存留。分生孢子近柱形,少数桶形至柱形,大小20.340.6μm×12.717.8μm。闭囊壳散生至近聚生,暗褐色,扁球形,直径75120μm。附属丝丝状、近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,大小30125μm×3.88.9μm,表面平滑至微粗糙,03个隔膜。子囊近卵形至球形,有或无短柄,大小45.783.8μm×38.149.5μm。子囊孢子26个,卵圆至椭圆形,19.127.9μm×12.716.3μm。病菌还可侵害蛇床、芫荽、胡萝卜、水芹、泽芹等多种植物。

    • 发生规律:
  •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株残体上越冬。翌年春温湿度条件适宜时释放出子囊孢子,子囊孢子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。发病植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,通过风雨传播,进行频繁的重复侵染。温湿条件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,一般气温度在2024、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,最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。栽培管理上如浇水过多,施用氮肥过量,植株徒长,环境荫蔽,田间通风不良时发病也较重。
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1)清理病残体  冬前清除病残体,集中销毁,以减少田间侵染源。带有病残体的沤肥,需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。

    2)农业防治 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;加强栽培管理,合理密植,搞好田间的通风透光,适当增施磷肥、钾肥,避免低洼地种植。

    3)药剂防治  发病初期喷洒15%粉锈宁800倍液、50%多菌灵1000倍液或12.5%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。以后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,共喷23次。
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>的病害
    被害状相似<坏死 >的病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