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款冬花褐斑病1(c)丁万隆
  • 款冬花褐斑病2(c)丁万隆
    款冬花褐斑病
    危害部位:
    分布与危害:

   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。叶面病斑圆形或近圆形,或沿叶脉成不规则形。初期病斑较小,接着病斑逐渐扩展。病斑中央浅褐色,稍凹陷,边缘紫红色,不整齐,病斑直径520mm。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褐色小点,为病原菌分生孢子器。病害严重时常导致田间植株大面积叶片枯死(图10-21)。

    病原:
  • 病原为款冬壳多孢Stagonospora tussilaginis (Westendorp) Diedicke,为半知菌亚门、腔孢纲、球壳孢目、壳多孢属。分生孢子器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,后突破表皮外露,散生于叶面。分生孢子器近球形,直径212376μm,器壁淡褐色,膜质,孔口周围的细胞褐色,稍厚。分生孢子近梭形、棒形,色淡,顶端钝圆,基部略尖,3隔膜,隔膜处稍缢缩,大小3052μm×46μm。在PDA培养基上病菌生长良好,不易产生分生孢子。25下培养2天,菌落直径3cm左右。菌落圆形,气生菌丝白色茂密。菌落反面自中心由黑色渐墨绿色至白色。菌丝粗细不一,新生菌丝较细。菌丝具隔,多锐角分枝。

    • 发生规律:
  • 病原菌在病株落叶上越冬,第二年春季出苗后,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并造成初侵染,整个生长季可发生多次再侵染。夏季高温高湿或雨后骤晴有利于发病;植株长势差、湿度过大及易积水的田块发病严重。78月为发病盛期,造成花芽和花蕾小,严重影响款冬花的等级与产量。
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1)收获后要注意清洁田园,病残体要集中深埋或烧毁。

    2)加强田间管理。栽培地尽量采用轮作倒茬,可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;雨后及时疏沟排水,降低田间湿度,减轻发病。

    3出苗后喷洒11100波尔多液保护;发病初期喷洒50%多菌灵500600倍液、50%世高600倍液、爱苗600800倍液、50%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药剂,视病情喷23次,间隔期为710天。
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>的病害
    被害状相似<坏死 >的病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