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牛膝褐斑病1(c)丁万隆
  • 牛膝褐斑病2(c)丁万隆
  • 牛膝褐斑病3(c)丁万隆
    牛膝褐斑病
    危害部位:
    分布与危害:

    病菌为害叶片。初期叶上生褐色小点,后逐渐扩大产生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,灰褐色或灰色,边缘黄色或黄褐色。湿度大时叶背生淡褐色霉层,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,严重时叶呈紫褐色枯死

    病原:
  • 病原为牛膝尾孢霉Cercospora achyranthis H. et P. Sud.,属于半知菌亚门、尾孢属真菌。子座褐色,直径1530μm。分生孢子梗较疏,39梗束生,褐色,顶端近无色,渐狭,不分枝,16膝状节,顶端近截形,孢痕显著,39个隔膜,大小96220μm×35μm。分生孢子,鞭形,无色透明。

    • 发生规律:
  • 病菌以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病残叶上越冬,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造成初侵染;新病斑上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又引起多次再侵染,借风雨传播扩大为害。夏末早秋雨水多、露水重容易引起病害流行。

    • 防治方法:
  • 1)入冬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掉。

    2)冬季翻耕,生长季加强栽培管理,提高植株抗病力。

    3)发病初期喷111150波尔多液,以后可选用50%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%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喷雾,每15201次,视病情喷23次。

  • 危害部位相似< >的病害
    被害状相似<坏死 >的病害